一、产后肚子阵发性疼痛的常见原因
1.子宫收缩痛
-原因:产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来恢复到孕前状态,这种收缩会引起阵发性疼痛。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天较为明显,尤其是经产妇可能感受更明显。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因为子宫肌纤维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与产妇的体质、分娩方式(如剖宫产可能因手术创伤对子宫收缩痛的感受略有不同,但总体机制相似)以及是否进行母乳喂养有关,母乳喂养时婴儿吸吮乳头会反射性引起催产素分泌,加强子宫收缩,可能使子宫收缩痛更明显。
2.胎盘、胎膜残留
-原因:如果分娩后胎盘、胎膜有部分残留于子宫腔内,子宫为了排出残留组织会加强收缩,从而导致阵发性腹痛。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数周内。
-影响因素:与胎盘娩出是否完整有关,如果胎盘娩出时不完整,就容易出现残留情况,经产妇相对初产妇发生胎盘、胎膜残留的风险可能略有差异,经产妇子宫肌层可能因多次妊娠有一定变化,但主要还是取决于胎盘娩出的完整性。
3.产褥感染
-原因: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不注意会阴清洁等,细菌等病原体入侵生殖系统引起感染,炎症刺激会导致子宫出现阵发性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恶露异常(如恶露增多、有异味等)等表现。
-影响因素:产妇的个人卫生情况,如产后是否每天清洗会阴;分娩过程中如果产程过长、有胎膜早破等情况,会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年龄较小的产妇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生产褥感染的风险可能相对高一些。
二、对产妇的建议及应对措施
1.观察症状
-恶露情况:注意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颜色由鲜红色逐渐变为白色。如果恶露量多、颜色持续鲜红且有臭味,可能提示有胎盘胎膜残留或产褥感染等情况。
-疼痛程度:关注肚子疼痛的程度,如果疼痛较轻且呈阵发性,可先观察;如果疼痛逐渐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2.休息与体位
-休息:产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一般建议采取侧卧位,这样有利于子宫复旧,也可以缓解子宫收缩痛带来的不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减少对子宫的不良刺激。
-体位调整:在休息时可以适当调整体位,如半卧位等,促进恶露排出,减轻腹部不适。对于剖宫产产妇,要注意避免压迫伤口的体位,防止加重疼痛。
3.饮食方面
-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饮食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子宫恢复。
-适量饮水:适量饮水有助于身体新陈代谢,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
三、就医指征及处理
1.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产后肚子阵发性疼痛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恶露异常(如恶露量突然增多、颜色异常、有大量臭味分泌物等)、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就医后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妇科检查等,还可能会进行B超检查,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是否有胎盘胎膜残留等,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来判断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如果是胎盘胎膜残留可能需要进行清宫术;如果是产褥感染则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等。
四、特殊人群(产妇)的温馨提示
对于年轻产妇,要充分认识产后身体恢复的过程,不要过于紧张,但也不能忽视异常症状。要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做好产后护理,包括会阴清洁、休息、饮食等方面。
经产妇要特别注意产后子宫复旧的情况,因为经产妇发生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的风险相对初产妇略有不同,所以更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产后身体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要有耐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