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常见副作用
低血糖:
-发生情况:多种降糖药都可能引发,比如磺脲类药物。当血糖控制不佳时,患者自身血糖调节功能较差,或者用药剂量不合适、饮食摄入不足、运动过量等情况下容易出现。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本脲时,若未精准评估其肝肾功能及饮食运动情况,就可能发生低血糖。
-特殊人群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对血糖的感知和调节能力下降,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且低血糖后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儿童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出现低血糖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代谢活跃期,血糖波动会干扰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
胃肠道反应:
-常见药物:二甲双胍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在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比如一些患者首次服用二甲双胍,由于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可能在用药后不久就出现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情况。
-特殊人群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功能本身有所减退,服用降糖药后胃肠道反应可能更明显,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儿童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反应可能导致其依从性下降,因为儿童对药物带来的不适更敏感,可能抗拒服药。
体重变化:
-相关药物:胰岛素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因为胰岛素促进机体合成代谢,使患者摄入的能量更多地转化为脂肪储存。而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引起体重下降,它通过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等作用来发挥降糖效果。例如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增加的风险更高。
-特殊人群影响: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体重变化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体重增加可能导致肥胖相关问题,如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体重下降过多则可能影响正常的生长曲线,影响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正常发育。老年糖尿病患者体重变化也需要关注,体重过度增加会加重关节负担等,体重过度下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肝肾功能损害:
-涉及药物:一些降糖药需要经过肝肾功能代谢,如部分磺脲类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双胍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长期服用且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风险增加。例如有慢性肝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降糖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等情况;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降糖药,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特殊人群影响:儿童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还在发育中,使用降糖药时更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肝肾功能的轻微损害都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长远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肾功能本身逐渐衰退,使用降糖药时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更高,需要更谨慎地选择药物及监测指标。
过敏反应:
-发生情况:个别患者可能对降糖药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某些胰岛素制剂的辅料等。会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比如有患者使用某品牌胰岛素后,注射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瘙痒,严重时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等过敏严重情况。
-特殊人群影响: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时,由于其表达和描述过敏症状的能力有限,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细致地观察,而且过敏可能影响其正常的治疗,因为需要更换降糖药物,而更换药物又涉及血糖控制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过敏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过敏反应可能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