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位治疗
位置性眩晕中耳石症所致较为常见,主要通过复位治疗。例如Epley法,操作时患者先取平卧位,头向患侧转45°,然后迅速向对侧侧卧,头部和身体同时转动,再缓慢坐起,通过逐步变换头位使耳石回到正常位置,适用于后半规管耳石症;Semont法同样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采用快速头位变换的方式促使耳石复位;对于外半规管耳石症可采用滚转试验等复位技术,依据不同半规管耳石症类型选择相应复位方式,复位治疗是位置性眩晕的主要有效非药物干预手段。
二、一般治疗
1.发作期护理:发作时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减少头部不必要的活动,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因素,防止眩晕症状加重。2.康复期注意事项:康复阶段需避免快速转头、弯腰、低头等可能诱发眩晕的动作,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心情平稳,以降低位置性眩晕复发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复位操作需格外轻柔准确,要确保患儿能够配合操作,因为儿童耐受度和适应能力不同于成人,需保障操作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儿童造成额外伤害。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功能等基础疾病,复位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血压等,复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由于老年人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谨慎操作,必要时在相关科室协同下进行复位,防止因复位头位变换引发基础病加重。3.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颈椎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复位时要充分评估基础病对复位操作的耐受性,谨慎实施复位,必要时联合相关科室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避免因复位导致基础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