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因素
相关情况:某些遗传性综合征与甲状腺癌发病相关,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等。在MEN2中,RET原癌基因的种系突变是主要致病因素,家族中若有此类基因缺陷的遗传,后代患甲状腺髓样癌等相关甲状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不同性别在遗传易感性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家族遗传史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不同,儿童若携带相关致病基因,从较低年龄阶段就可能面临甲状腺癌发病风险。
二、辐射暴露
相关情况:
-电离辐射:头颈部接受过电离辐射是明确的甲状腺癌危险因素。儿童时期头颈部接受辐射,如因良性疾病行颈部放疗,或受核事故等环境电离辐射暴露,会增加甲状腺癌发生风险。比如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当地居民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儿童和青少年对辐射更敏感,辐射剂量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不同性别在辐射暴露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差异可能与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对辐射的应答差异有关,但总体辐射暴露是重要病因。
-非电离辐射:目前认为普通医疗检查中的非电离辐射(如CT等)一般不会导致甲状腺癌,但高剂量非电离辐射情况需关注,不过其与甲状腺癌的关联证据相对电离辐射较弱。
三、碘摄入异常
相关情况:
-碘缺乏: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地区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可能升高。研究发现,碘缺乏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长期刺激可能导致细胞恶变。不同性别在碘缺乏环境下的发病风险差异不显著,但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期碘缺乏对甲状腺发育及后续甲状腺癌发病影响更关键,儿童碘缺乏会影响甲状腺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增加甲状腺癌发病几率。
-碘过量:长期摄入过量碘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尤其是自身存在甲状腺疾病易感性的人群,过量碘摄入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代谢平衡,影响甲状腺细胞的功能和生长,进而可能诱发甲状腺癌。
四、其他因素
相关情况:
-性别: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但这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女性体内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甲状腺细胞的生长调节产生影响,不过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在激素水平变化过程中,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呈现不同特点,如育龄期女性激素波动相对较大,可能在该阶段甲状腺癌发病风险有一定变化趋势。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间接影响甲状腺健康。精神压力过大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紊乱,影响激素分泌及免疫系统对甲状腺细胞的监控等功能,长期如此可能增加甲状腺癌发病风险,但目前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与甲状腺癌的因果关系证据相对遗传、辐射等因素较弱,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病史: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患者,甲状腺癌发病风险较常人升高。自身免疫性炎症状态下,甲状腺组织长期处于炎症损伤与修复的循环中,细胞不断更新,增加了基因突变等发生的几率,从而提高了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不同病史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对发病风险影响不同,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无论男女、不同年龄,都需要加强甲状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