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风

一、定义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二、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类型及相关情况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二)脑栓塞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由心脏病(如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等)、骨折等产生的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阻塞血管引起。

三、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类型及相关情况

(一)脑出血

多见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的患者,血压骤然升高时,原本硬化、脆弱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常发生于基底节区等部位,发病急,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等。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由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引起,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表现。

四、发病危险因素

(一)不可控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发生病变的风险增加,老年人是中风的高发人群。

性别:男性患中风的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但具体机制复杂。

遗传因素:有家族中风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可控因素

生活方式:

-饮食:长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诱发中风。例如,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加重血管损伤。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风险。

-饮酒: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血脂紊乱,增加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几率。

基础疾病:

-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高压力,容易破裂出血或发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中风的发生风险。

-高血脂:血液中血脂过高,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管腔变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五、临床表现

(一)缺血性脑卒中

一般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视物模糊等,症状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加重。

(二)出血性脑卒中

多在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发病时血压通常明显升高。

六、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出血性脑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可迅速明确脑出血的部位、范围等;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24-48小时后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

头颅MRI:对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在发病数小时内就能发现缺血病灶,还能清晰显示脑干、小脑等部位的病变。

(二)其他检查

血管造影: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明确脑血管的形态、有无狭窄、动脉瘤等情况,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

七、预防措施

(一)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盐、油、糖的摄入。

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彻底戒烟,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二)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主张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糖尿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高血脂: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将血脂控制在合适水平。

(三)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脑血管检查等,早期发现潜在的脑血管问题并及时干预。

八、治疗原则

(一)缺血性脑卒中

超早期溶栓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或6-8小时内(动脉溶栓),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以恢复脑血流。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脑梗死。

改善脑循环:使用扩血管药物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神经保护治疗:应用神经保护剂保护脑细胞。

(二)出血性脑卒中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

手术治疗:对于大量脑出血或脑疝形成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通过了解其相关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和改善预后。

相关推荐

  • 老年人勃起不坚要治吗 老年人勃起不坚如何治疗

    老年人勃起不坚是否要治老年人勃起不坚通常是需要治疗的。勃起不坚会影响老年人的性生活质量,进而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还可能提示存在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心...…

    健康 2025-10-24
  • 宫内膜炎怎么回事

    宫内膜炎是什么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一、病因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女性分娩后宫颈口未很好关闭,流产后胚胎组织残留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引发感染。例...…

    健康 2025-10-24
  • 下眼睑跳动是什么原因

    一、眼部疲劳相关长期用眼过度,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会使眼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下眼睑跳动。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眼部肌肉持续收缩,就可能导致下眼睑不...…

    健康 2025-10-24
  • 早上不吃饭的危害有哪些

    一、对血糖的影响经过一夜的消耗,早上人体血糖处于较低水平,若不进食,会导致血糖进一步降低。对于健康人来说,身体会启动升糖机制,但长期如此可能影响血糖调节的稳定性。而对于糖尿病患者,...…

    健康 2025-10-24
  • 前列腺炎检查什么项目

    一、直肠指检1.操作及意义: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可以触摸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初步判断前列腺是否存在异常,如前列腺炎时可能会有前列腺触痛、增大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

    健康 2025-10-24
  • 香砂胃苓丸的作用

    香砂胃苓丸具有祛湿和胃等作用。其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水湿内停所致的泄泻、浮肿等病症。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它可能通过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水液代谢等发挥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其对胃肠...…

    健康 2025-10-24
  • 小孩几个月会翻身

    小孩翻身的一般时间规律一般情况通常小孩在3-6个月左右开始学会翻身,但存在个体差异。一般男婴和女婴在翻身时间上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可能会因婴儿自身的身体发育情况、体重等有所不同。...…

    健康 2025-10-24
  • 艾滋病患者能和家人一起生活吗

    艾滋病患者能和家人一起生活吗艾滋病患者可以和家人一起生活,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传播途径方面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共同居住、一起...…

    健康 2025-10-24
  • 怎样快速消除打嗝

    深呼吸法操作方法:挺直身体坐下或站立,先缓慢深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15次。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适用,因为深呼吸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例如研究...…

    健康 2025-10-24
  • 4个月宝宝有点咳嗽怎么办

    观察咳嗽情况首先要观察4个月宝宝咳嗽的频率、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比如是否有发热、呼吸急促、喘息、咳痰等情况。如果只是偶尔轻咳,可能是受到外界轻微刺激引起,如空气干燥、有少量...…

    健康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