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表kpa的含义
血压表上的“kPa”是压强单位千帕斯卡(kilopascal)的英文缩写。血压的单位除了kPa外,还有毫米汞柱(mmHg),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1kPa约等于7.5mmHg。例如,收缩压120mmHg换算成kPa约为120÷7.5=16kPa。
血压的正常范围及不同单位下的对应情况
正常血压范围:收缩压一般在90-139mmHg之间,换算成kPa约为12-18.5kPa;舒张压在60-89mmHg之间,换算成kPa约为8-11.9kPa。
高血压范围:收缩压≥140mmHg(约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约12kPa)可考虑为高血压。
低血压范围:收缩压≤90mmHg(约12kPa)和(或)舒张压≤60mmHg(约8kPa)可考虑为低血压。
不同人群血压监测时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相对较大,监测血压时要注意保持安静状态,避免运动后立即测量,因为运动可能会使血压暂时升高,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建议在不同时间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血压情况。
儿童:儿童的血压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血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儿童测量血压时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过小的袖带会导致测量值偏高,过大的袖带会导致测量值偏低。而且儿童在测量时可能会不配合,家长要尽量安抚儿童,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在监测血压时要注意每天同一时间、同一部位、使用同一血压计测量,这样才能准确反映血压的变化情况。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低血压患者:低血压患者要注意测量血压时的体位变化,从卧位改为坐位或站立位时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等不适症状,测量时要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如果经常出现低血压相关症状,要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