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肝孕妇传染孩子的可能性及途径
乙肝孕妇存在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情况,主要传播途径为围生期传播,即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血、羊水及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此外,少数也可通过宫内传播,但宫内传播发生率相对较低,约占5%-10%。
二、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措施
1.孕期抗病毒干预: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若乙肝病毒载量较高(如HBVDNA≥1×10⁶IU/ml),可在妊娠28周左右开始口服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以降低母体内病毒载量,从而减少围生期传播风险。
2.新生儿免疫阻断: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出生12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2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按0、1、6个月程序),规范的免疫阻断措施可使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2%以下。
三、特殊人群(乙肝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期监测:乙肝孕妇需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孕期应遵循医嘱规范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
心理关怀:乙肝孕妇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家属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保持良好心态,因为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母婴健康。
产后评估:产后需根据乙肝病毒载量等情况由医生进一步评估是否适合母乳喂养,若符合条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但需注意避免乳头皲裂等情况导致婴儿接触母血而增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