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性乙肝的传染性
病毒性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类:
1.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可能通过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等被感染;此外,产后母乳喂养也可能使婴儿感染,但目前通过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措施,已大幅降低了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2.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侵入性医疗操作(如纹身、穿耳洞等使用不洁器具)等,均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
3.性传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时,病毒可通过性接触黏膜等途径传播。
二、非传染性的日常接触情况
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如共同用餐(除非有口腔溃疡等导致的出血情况)、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咳嗽、打喷嚏等通常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强,但上述日常接触时病毒传播的风险极低。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防护要点
母婴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措施,如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最大程度降低婴儿感染风险。
血液接触风险人群:如医疗工作者需严格遵守医疗器械消毒规范;有纹身、穿耳洞等需求的人群应确保操作器具严格消毒;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血液制品等。
性活跃人群:性伴侣中一方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时,另一方应接种乙肝疫苗,性生活中建议使用安全套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