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多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结核等,在基础疾病基础上可出现呼吸困难,早期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严重时可出现浅快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如三凹征等;还可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慢性呼吸衰竭伴CO₂潴留时,随PaCO₂升高可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现象,兴奋症状如烦躁不安、躁动等,抑制症状如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同时可有循环系统表现,如外周循环充血、皮肤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二、血气分析指标
1.Ⅰ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特点为PaO₂<60mmHg,PaCO₂降低或正常。主要是由于换气功能障碍所致,见于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2.Ⅱ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特点为PaO₂<60mmHg,同时PaCO₂>50mmHg。主要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因气道狭窄、肺泡通气不足导致CO₂潴留同时伴低氧血症。
三、结合病史与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详细询问患者慢性肺部疾病等相关病史,同时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等,了解肺部基础病变情况,进一步辅助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部CT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肺气肿表现,结合其典型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可明确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其基础疾病可能更为复杂,在诊断时需更细致地询问病史及全面评估各项指标;儿童患者患慢性呼吸衰竭相对较少,但如有相关肺部基础疾病,也需依据上述血气分析及临床表现等综合诊断,且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