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粒肿
由细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眼睑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初期可表现为上眼皮小泡,炎症进展可形成脓点。多见于用眼卫生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人群,儿童因眼部卫生意识较弱、易揉眼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
二、霰粒肿
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慢性炎症肉芽肿,眼睑可触及圆形肿块,表面光滑,一般无明显疼痛,小的霰粒肿可表现为上眼皮小泡样改变,多见于喜食油腻、作息不规律人群。
三、接触性皮炎
接触过敏原(如化妆品、眼药水、染发剂等)后引发,眼睑出现红斑、丘疹、小泡,常伴有瘙痒,过敏体质人群及频繁接触各类化妆品、眼部用品者易发生。
四、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致眼睑皮肤出现成簇小水泡,伴有疼痛或灼热感,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病,如感冒后抵抗力下降可能诱发。
五、脂肪粒
可能与皮肤受损后修复有关,多见于眼部周围,表现为白色小泡,通常无明显不适,长期使用过于油腻的眼部护肤品人群相对高发。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麦粒肿需避免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至眼眶深部等严重部位,接触性皮炎要排查儿童常用的护肤品、玩具等过敏原;霰粒肿较小者可先观察,较大时需就医评估处理。
成年人:长期熬夜、用眼过度易诱发麦粒肿、霰粒肿,应注意规律作息、合理用眼;有过敏史者需留意接触物,避免反复接触过敏原导致接触性皮炎反复发作。
过敏体质人群:接触性皮炎风险较高,日常需谨慎选择眼部用品,出现眼部小泡伴瘙痒等症状时,应及时停用可疑过敏原并就医。